首页<<职业培训
企业评委建言:指导大学生创业并不都需要马云

更新时间:2015-10-21 13:37:14


  “我的一位投资人朋友和我说,大学生毕业时,校园情侣会分手,但创业团队成员‘分手’的比例比这个还高,所以他不看好大学生创业项目。”在“互联网+”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报告会上,东软睿道总裁李印杲一语点出了“分手”这个箍住了许多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魔咒。面对台下多数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,他支招说,一个创业团队要稳定持续发展,不能因团队成员“分手”而“崩盘”,这就需要一个好的“引路人”。

  李印杲分析说,对许多尚处在寻路阶段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来说,导师是他们和投资方之间的一座桥梁。“我觉得大学生创业过程需要有人一直关注和引导,这样即使某个团队成员离开,导师还可以带领其他学生继续,引导创业项目走得更远。同时,当导师观察到一个项目已足够长久、成熟,就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投资方。”李印杲说。

  “有的学校的创业课程由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任课教师来教授,他们只能提供基础能力的训练。”腾讯科技副总裁王巨宏认为,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导师需要具备专业性。她建议,中国可以借鉴新加坡在创业指导服务方面的经验,探索创业导师的专业化,“我们的高校可以考虑招有创业背景的人,专职在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指导”。

  “有的学校找创业导师时瞄准名企业,但企业领导并没有精力和时间守着学生,只能在关键时候做一些指点,难以提供日常的帮助。所以,指导学生创业并不都需要马云、马化腾!”王巨宏建议,高校在为学生寻找创业导师时需要拓宽思路,寻找真正切实有用的帮助,“一个项目能不能在创业大潮中活下来,最终靠的是学生自己以及天时地利等多方面因素,并非有了顶尖的指导就一定能成功”。

  李印杲指出,创业导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创业思路的指导和企业运营的训练,“曾经的创业者”是最理想的人选,“他们有热情,愿意辅导大学生,并且他们自己走过一遍创业的过程,即使创业失败了,也富有经验,能为大学生提供切实可靠的创业指导”。

  在两位企业高管眼里,要让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真正落地,还需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。“我认为高校应该转变思路,主动购买创业指导服务。高校明确知道自己每年可以收到多少服务、工具和创业课程体系,以及有多少导师能够提供辅导,这样的创业指导才可能长远。”李印杲说。

  热点新闻
  教育书籍

网站简介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声明 | 网站建设 | 合作伙伴 | 招聘信息

版权所有 ©山东招生咨询网   鲁ICP备09001555号    广告服务
电话: 0532---89693617 QQ:917524373 邮箱:haojie2008abc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