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<<基础教育
农村学校消失背后是基础教育弱化

更新时间:2012-11-28 16:24:18


昨天,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。会上,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《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2000年到2010年,在我国农村,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、30个教学点、3所初中,几乎每过1小时,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。(11月18日京华时报)

  杨院长此调查报告并非危言耸听,在中国农村生活的人大都有这种体会和认可。农村学校在不断减少,教育质量在下降,一些地方孩子们上学实际上更难了,这算不算一种倒退?

  一个13岁的少年,先后上过三所学校,这种“走读”式的童年求学生涯将对他的少年时代产生重要影响。学无定所式的教育让一个孩子很受伤,这种名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社会失误不应让一个孩子承担!在这样的“游离失所”般的义务教育中,你能期待他或者她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?

  人口高峰的过期,普遍性学生数量的减少,绝不能成为农村学校消失的借口。孩子的受教育权的特殊保护应当被列在第一位,可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。每换一所学校,孩子都要适应环境,甚至要遭受不应有的各种不公正待遇,这是每一位被撤并学校的家长和学生的共同感受!

  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,大量贫困地区农民进城务工,确实带走了部分农村学生。但进入城镇的农民工随迁子女,又形成了另外一个人群:流动儿童。无法被打工的父母带向城市的,则成为“留守儿童”。这两种情况下,未成年人都是被动的受害者。走向城市的孩子,要忍受各种择校费、建校费等各种教育不公和岐视,“留守孩子”则因学校被撤并而无奈地“走读”。在这种忽视基础教育的风潮中,一代孩子被“放羊”,成为教育的“小白鼠,许多农村教师人心慌慌,无心教书育人!一些地方形象地把在农村偏远地区任教的老师的工作叫“哄孩子”,事实上,大量的农村孩子被这种混乱的教育改革给“耽误”了,这是教育之殇!

  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,农村教育出现了“城挤、乡弱、村空”的危局,这是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形象描述。学校撤并政策实际上导致大量学生上学远、上学贵、上学难。到邻村上学,存在许多现实问题,这些问题实际上无人或无力去管,困难留给了学生家长和未成年的孩子去承担。研究院在10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,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.83里,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.93里,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。一批小学生成为这种无厘头改革的试验品!

  造成这一教育错误的真实原因是,未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改革,其潜在社会原因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轻视,高高在上的决策者们根本没把小学生的学习和教育权放在心里。

  幸好,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系列问题及时引起了中央的重视,并开始有意识的政策纠偏,陆续下发了文件。2011年发生的甘肃校车事件,使我们这个社会对这一政策的反思达到新的高度。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在各地调研教育状况时,多次对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意见要求。2012年9月,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《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》,提出“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”,“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,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”。

  这一文件基本遏止了农村学校快速消失的步伐,但在一些地方并未停止。问题的关键是,恶果已大面积造成。那些成为试验品的孩子和家长们正在遭受这种教育“折腾”带来的痛苦,农村教师不再安心在艰苦的农村任教,没心劲教书,“哄孩子”成为普遍的教育观念,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所受的教育质量差距越来越大,这是当前最大的教育不公之一。

  合理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、重视农村教师本地化、狠抓农村小学教育质量,加强对农村小学教育政策和经费倾斜,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,农村教育改革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,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,否则,一些人将沦为教育的罪人!

来源:互联网

  热点新闻
  教育书籍

网站简介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声明 | 网站建设 | 合作伙伴 | 招聘信息

版权所有 ©山东招生网   鲁ICP备09001555号    广告服务
电话: 0532-88710406 QQ:917524373 邮箱:haojie2008abc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