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<<教育展会 > 展会信息
“中国书院教育文化展”昨开幕 古代娃VS现代娃

更新时间:2015-10-24 12:27:56


“中国书院教育文化展”昨开幕 古代娃VS现代娃

“中国书院教育文化展”展厅内,展出了大量的古代科举文物资料 河南商报记者 邱晓峰/摄

  没有家庭作业

  全凭学生自觉

  课外学习不外乎

  练字、背书、写作文

  家庭作业太多

  常有孩子叫苦连天

  学习内容多种多样

  课堂知识丰富

  河南商报记者徐方方李肖肖

  昨天,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、聚协昌博物馆主办的“中国书院教育文化展”开幕,共展出2000余件明清、民国等时期的珍贵实物。系统展出了清代书院学生们的作文,生动再现了古代学生作业被“贴堂”的场景。

  古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怎样?课业负担重吗?和现代孩子相比到底谁更幸福?

  专家认为,如今孩子面临巨大的社会竞争,被迫接受“速成教育”,但压力也很大。

  古代学生的作业会被“贴堂”

  清代书院学生的课艺作业、老师批改过的课业卷、书院奖励学生的膏火票……这些只存在于古装戏里的物品,昨天在郑州图书馆的“中国书院教育文化展”上展出。

  观赏者们充满好奇,尤其是墙上展示的“贴堂”作业。“你看,几乎每个字,甚至标点符号都有标记。”看到一篇文章上密密麻麻的“圈”、“点”,一名游客十分惊奇。

  讲解员马女士说,学生的课艺作业上,“圈”、“点”越多,表明文章越优秀,“当时的老师很仔细,每一段都会有评语。”

  其中,有篇标题为《约探梅小启》的文章,画“圈”的地方超过90%;但有的文章,没有一处标“圈”。

  马女士告诉大家,但凡学生的优秀之作,都会“贴堂”供大家传阅学习;拙劣之作也会进行“贴堂”公示,给予鞭策。

  古代娃成绩优异才能获“津贴”

  展出的“贴堂”文章有考卷和课堂、课余作业。以清代为例,书院学生的考课分为官课、斋课,每月两次考试,只有考卷评定为超等、上取才能发奖金。

  当时学生们的奖品大多为膏火(膏油、灯火)票,就相当于现在的生活津贴。如果成绩差,拿不到膏火票,日常的生活学习就无法进行。

  马女士说,多数书院还会对贫困生发放膏火票。“这就类似于现在的‘国家励志奖学金’——奖优助贫。”马女士推测道。

  那古代学生们的作业难不难?

  聚协昌博物馆的郭馆长说,以清代为例,孩子们的作业主要为诗赋、试帖(对联居多)、策论等,相当于现在的作文。

  相比现在孩子的作业,古代的作业比较单一,但有深度,每一篇文章都是在熟知四书五经的前提下所作,郭馆长说:“在古代,你做不到‘满腹经纶’,就很难在书院里混了。”

  古代老师很少留课外作业

  全凭学生自觉

  那古时候学生的作业重吗?

 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绍侯说,古代不同时期,学生们学的东西不一样,作业也各不相同。

  在春秋战国时期,课堂上基本是口问口答,并不像后来的老师大讲特讲,一般都是只说几句话,学生问,老师答,后来除了学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和《春秋》这些“大六艺”,还要学“小六艺”,即礼、乐、射、驭(也写作御)、书和数,也就是从个人修养和技艺方面,音乐、骑射等都要学。

  有了科举考试之后,作业就主要是为考试而设置的。比如隋至五代的考试,有问答式的“口试”、有依照所给形式对句的“帖经”、有测验经义记忆的“墨义”、有与作文近似的策问和诗赋,到明清更是以讲八股为主。

  和后来不同的是,那时候的课堂,时间很自由,一切以老师为主,并没有固定的时间,一天老师可能只讲一段就下课,也可能要讲完一篇,在课堂上,不允许和老师提反对意见。唯一特别的时期,是魏晋南北朝,当时官学没落,家学兴盛,各种学说自成一派,学生们相对要自由得多。

  古时候,学生们虽然学的东西不一样,但课外做的事不外乎这几样:练字、背书、作文。

  另外,古时候讲究“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,老师极少留课外作业,假期、课余都不会对学生有作业要求,全凭学生自觉,但是学生家里一般要求极其严格,因为不用功就无法考中做官,所以更多时候,学生的压力来自父母家人。

  古代娃和现代娃

  教育模式大不同

  相比而言,古时候和现代,哪个时候学生压力更大?

  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亮介绍,旧时的孩子自小读私塾,8岁开始就有可能考入书院。在现代,8岁的孩子刚入小学不久,是不是古代的孩子压力更大?因为自古有“头悬梁、锥刺股”一说。

  然而,杨亮说,那应该只是“范例”。那时候的孩子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,除去应试所需的知识储备,很少有外界压力。

  “读四书五经,并且掌握相关的诗词歌赋,都是‘濡化教育’。”杨亮认为,有的古人几十年都在考功名,接受文化是一个慢慢渗透的过程。可现在,人们没有条件去慢慢学习,大家都讲究“速成教育”,但也压力重重。

  来这儿看展览

  热点新闻
  教育书籍

网站简介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声明 | 网站建设 | 合作伙伴 | 招聘信息

版权所有 ©山东招生网   鲁ICP备09001555号    广告服务
电话: 0532-88710406 QQ:917524373 邮箱:haojie2008abc@163.com